【媒体看数产】四川日报:华西集团开展解剖式调研,求解建筑业数字化发展之道——创新打造“三朵云” 涵盖多个产业链

当传统建筑业遇上数字化浪潮,如何转型实现“换道超车”?近日,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组成调研组,来到数字经济产业主承载平台——四川华西数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作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这次解剖式调研也是一次为下步工作把脉开方的课题研究。”华西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行是为了总结数字产业的经验做法,聚焦集团数字产业未来发展命题,全面回顾过去、分析现在、明确未来。

加速转型,数字化产业有比较优势

点多面宽、标准化程度低、信息不对称……这是传统建筑企业面临的诸多难题,数字化正是破题之举。

2020年底,华西集团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明确将其作为集团长期的重大专项工作。近3年来,聚焦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两大发展方向,华西集团创新打造“三朵云”,即“华西善建云”“天府阳光云”“四川建筑云”。“三朵云”代表了3个生态,涵盖以建筑领域为基础、广泛延伸的N个产业链。

以“华西善建云”(一期)为例,平台内21类主数据实现标准化管理,项目管理、智慧工地、人力资源、供应链等30余个子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贯通300余个业务场景。

当建筑术语转化为程序代码、塔吊钢构汇集成信息数据,对建筑企业而言,“三朵云”带来的是降成本、促管理、保廉洁等工作实效。

四川华西数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木模板采购为例,今年上半年,集团从粤港澳大湾区木模板厂家直接采购,在2022年采购单价降低10%的基础上,每张板子单价再降超过1元,节省采购成本约200万元。而且厂家直供,质量和服务更有保障。

立足四川、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三朵云”,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协同发展。

“华西善建云”子系统之一、供应链平台——善建云采,吸引超10万家合格分供商、10余家大型金融机构入驻,形成全产业链万亿级生态圈。从生产采购资源集聚、去层级化实现端到端供应、数据互联互通、金融机构介入赋能中小企业等方面,帮助入驻企业提升管理效率、降低采购和融资成本。

经过近3年的努力,数字化产业成为华西集团建筑全产业链上具备比较优势的板块,系列成果被列为全国、全行业典型示范案例进行推广。

聚焦需求,加快推动技术迭代

华西集团的数字化从何而来?当天调研座谈会上,这个问题最先摆上桌面进行讨论。

回首来时路,华西集团的数字化发展由“需求”而来。“最初是为了控成本,而后遵循需求这一基本逻辑,因需而变、因势而转。”华西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未来,需求依旧是华西数字化建设的首位考量。

扭住“需求”这个关键点,如何发力?“华西集团数字化已经具备复制输出能力,要加大‘走出去’力度,推动华西内外、省内外以及行业内外的数字产业化进度。”该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华西集团将发挥链主作用,借助“华西善建云”的建设能力和经验,大力推进建设“四川建筑云”,将其低成本甚至免费提供给四川、西部乃至全国的中小建筑企业使用,助推全行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

为此,华西集团保持研发超前态势,在广泛的应用场景中,接受用户反馈、顺应需求,加快推动技术迭代。

今年年初,四川华西数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和高校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实现产学研联动、新技术成果第一时间得到应用,进一步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

更多的数字化新场景正在打造。在“三朵云”1.0版本的基础上,华西集团数字产业化版图正在扩大:善建数字设计、善建工匠、善建不动产等建筑全产业链赋能平台正加快打造,数字小微服务、数字工人服务等业务正加快开展。

衍生的新模式,也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以数字小微服务为例,将探索智慧设施设备管理业务,提供智能运营系统、报修管理、备件管理等服务,最终形成一个贯穿建筑生命周期的智慧化的管理平台。